有个17岁的女孩丢了性命,是因为网恋。凶手21岁,行凶完还发朋友圈显摆。现在谈恋爱比拆盲盒还惊悚,你根本想不到盒子里装的是巧克力还是刀片。
社交平台变成凶案现场
如今的年轻男女谈恋爱靠滑动屏幕。纽约有个姑娘在Instagram上结识了凶手。两个月后惨遭对方用大刀割喉。警方称两人主要通过点赞和私信交流。这恋爱谈得跟网购一样。连验货的环节都省了。
凶手杀了人。他的第一反应是拍照。然后发在社交平台上。我就想说。这操作跟外卖小哥送完餐必定拍照没啥区别。只是外卖小哥送的是餐。他送的可是人命。现在全网都忙着删照片。早知道这样。当初为啥要那么干。
线下见面变生死局
听说他俩周六去纽约看了演唱会。看完后回家,在路上吵起来了。然后直接就动起手来了。现在小年轻约会的流程挺固定。先是在社交软件上互相勾搭。接着就线下见面。最后结果要么去开房。要么就打起来。
警方讲 凶手行凶用的是黑色大刀 这年头 带刀去约会 比带避孕套还积极 我觉得 约会带刀行 但麻烦提前讲明白 是去切蛋糕 还是切气管
网络人格与现实反差
凶手在社交平台上估摸也是个岁月安稳的货。如今社交平台上人人都是演技派,发的帖子不是说在星巴克就是在健身房,鬼才晓得手机那头坐着的是文艺青年还是变态杀人狂。
可捅人的刀那是实实在在的真家伙
平台监管形同虚设
凶手杀完人后还能很淡定地发照片。各大平台的审核员这时候都在偷懒。我就想说这些社交软件。诈骗广告一出现就秒封号。杀人照片却传得到处都是。
可人没了只能补追悼会
烛光守夜照亮不了黑暗
把这变态早点送进局子
姑娘在 ins 上谢姐姐护着。如今看来,最该护好的是自己社交账号。各大平台注册时该加弹窗。写着:网恋有风险。面基要谨慎。生死自己担。
数字时代的安全悖论
咱生活在有史以来最安全的时期,摄像头比路灯数量还多。可这也是有史以来最危险的时期,变态能借助5G信号把你干掉。警方称他俩认识俩月,按网恋进度算都能领证了。
如今破案速度挺快呀。毕竟凶手自己直播了作案过程。依我看呐。以后破案能开个打赏功能。让网友众筹给凶手买牢饭。
别人在看